深圳新聞網2025年6月9日訊(記者 劉夢婷 韓翔)日前,在廣東省第四屆職業(yè)技能大賽上,來自深圳鵬城技師學院的學生黃科腕“一馬當先”,拿下了車身修理方向的金牌。
“對我能夠獲獎這件事,我的內心是非常的肯定。”在學習職業(yè)技能的路上,年僅19歲黃科腕已經愈發(fā)成熟和淡定。他分享道,一方面,督促自己把練習的高強度變成日常,把夜晚的思考變成日常,把技術上的每一次追求細節(jié)變成日常,把每一次找老師進行點評的不足和問題認真消化變成日常……以此一直激勵著自己的進步;一方面,他也認為在進步的路上沒有終點,始終反觀自己,這也讓自己的前進方向更加穩(wěn)定。
他告訴記者,參加大賽除了要做好日常積累,賽前沖刺階段也至關重要。“為達到0.3毫米的修復精度,我反復調整手法,經常練到深夜,雖然辛苦,但看到自己的進步,一切都值得。這段經歷讓我明白,真正的技術不僅靠雙手,更靠堅持和專注。”
鋸割、焊接、打磨……如何去領會、練習這些修復“神技”?黃科腕表示,所有的熟練都來自平時的訓練。“在訓練的時候,要學會忍受孤獨和寂寞,剛開始獨自訓練確實難熬,整個車間就一個人,只有機器聲陪著,但慢慢發(fā)現,這種孤獨反而讓我更專注,并且一定要記得老師傳授的方法,這些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真理。”他以打磨為例,稱有時用手指摸,比用眼睛看還準,看著鋼板從坑坑洼洼到光可鑒人心里也是充滿了成就感。
“此次比賽,我遇到了很多高手,他們的技術都很棒。在大家身上也感受到了職業(yè)技能大賽中的成熟以及獨特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技術標準、技術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提升。我最大的收獲是我認識到細節(jié)決定成敗,0.1毫米的誤差就有可能‘失之千里’,這種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將一直指引我的職業(yè)發(fā)展。”黃科腕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