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現場。
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16日訊(記者 張玲 實習生 洪佳媛 程翊瑾 )7月14日-15日,第九屆粵港澳法學研討會在深圳舉辦,以“新時代特別行政區治理與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開放的法治保障”為主題,圍繞“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的法治保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法律保障”“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的法治保障”三個專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楊萬明致辭。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楊萬明指出,新時代賦予了特別行政區治理與粵港澳大灣區對外開放新的使命與挑戰,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保障。近年來,中國法學會不斷深化對港澳法學交流,鞏固拓展與港澳法學法律界聯系,加大與中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交流力度。
王曙光致辭。
全國人大常委會港澳基本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曙光表示,要以系統思維和科學方法推進大灣區法治建設各項工作。不斷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提供有力支撐。堅持改革與法治相統一,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等地方立法權。以法治護航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作出貢獻。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17年來,在三地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攜手耕耘下,粵港澳法學研討會規模不斷擴大、研討不斷深化、平臺不斷拓展、影響更加廣泛,已經成為三地法學法律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廣東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省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葉向榮表示,廣東省法學會將深化跨境法律適用前沿問題研究,探索建立符合大灣區特點的法律協調機制,持續完善三地法治交流合作機制,不斷深化規則機制“軟聯通”、三地居民“心聯通”,讓法治成果更好惠及三地、護航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共同譜寫“一國兩制”實踐新篇章。
深圳作為大灣區重要引擎,全力推進大灣區法治交流協作,在與港澳深化規則銜接、暢通法治交流、培養法治人才等方面開展了制度型、多層次、專業化合作,取得積極成效。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深圳市法學會會長張禮衛表示,深圳將繼續搶抓機遇,用足用好中辦、國辦《關于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各項舉措,進一步聯通港澳、接軌國際,著力打造開放程度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對外開放新高地。
林峰在研討會上發言。
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林峰表示,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愿以開放的態度,與各位同仁一道,共同探索大灣區法治協同發展的新路徑,共同破解規則差異帶來的實踐難題,共同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符合灣區實際需求的法治環境,共同書寫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的新篇章。
唐曉晴在研討會上。
唐曉晴是澳門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她提出,要進一步凝聚法治共識,深化立法研究合作機制,探索“一國兩制”背景下規則創新的學術機制。澳門大學法學院將繼續推動以研究促交流、以制度促治理、以人才促融合的灣區法治建設理念,為大灣區制度協同和全球化人才培養提供服務支撐。
研討會由廣東省法學會、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澳門大學法學院主辦,深圳市法學會、廣東省法學會港澳臺法學研究會承辦,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南方醫科大學數字法律中心協辦。研討會與會嘉賓還參訪了大疆、中興和騰訊等科技公司。
(本文圖片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