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wǎng)2025年7月28日訊(記者 王茜)最近,大學“準新生”陸續(xù)收到了屬于自己的那份錄取通知書,來自深圳的這所大學除了為錄取考生們發(fā)放錄取通知書之外,還為未錄取的考生們準備了一封來自校長的信和小禮物。這就是秉承“博文約禮”校訓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在寫給未錄取同學的一封信中,以真摯筆觸分享了兩段跨越時代的高考故事,勉勵同學們“清空自己,放掉包袱,再次出發(fā)”。他感謝這些同學為追逐夢想所付出的努力與堅持,雖然因為錄取名額的限制無法接納所有優(yōu)秀學子,但希望這封承載著過來人心聲的書信,能為同學們拂去些許失落,注入前行的力量。他在信中寫道:“今天的挫折,將是你明天前進路上的明燈。只要你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你到哪里都可以打天下,到哪里都會是個英雄,到哪里都會取得成功。”
提及寫信初衷,徐揚生表示:“做老師40多年來,我知道現(xiàn)在的年輕人壓力很大,焦慮很多,未錄取的同學會失落,我希望這封信可以寬慰他們一下,鼓勵他們一下。因為高考其實是一個過程,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有這么一個過程,但人生的路很長,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其實人生當中會有很多的考試、考驗等待著我們,高考只是其中的一場,用不著因為高考的結(jié)果影響未來的人生。”
信件發(fā)出后,暖心舉動在社交媒體引發(fā)了熱烈討論,話題登上熱搜。不少考生和家長表示,這封信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許多網(wǎng)友留言:“從未想過會被一所大學如此溫柔相待”。
徐揚生說:“現(xiàn)在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在競爭的同時,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畢竟是人,我們不是機器,我們要有人文關(guān)懷,我們要看到人與人之間是可以互相關(guān)懷,互相愛的。我們學校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視這樣的人文情懷的傳遞,包括我們的通識教育,我們的書院制,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有責任感,有獨立思辨能力,是一個完整的人。”
據(jù)悉,自2016年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每年都會向未被錄取的考生寄送《致未錄取同學的一封信》。這封信并非“未錄取通知書”,而是一封充滿暖意的感謝信與鼓勵信,專門寄給那些通過港中大(深圳)綜合評價考試并填報志愿但最終未能錄取的同學。今年,港中大(深圳)在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福建6個綜合評價省份共寄出了1300多封信。
(本文圖片由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