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30日訊(記者 韓翔 通訊員 馬薇 何長旭 周曉婷 潘倩)7月30日,中央及省市級媒體走進贛深高鐵,共同見證贛深高鐵發展的新變化、新樣貌。
2021年12月10日,贛深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這條縱貫江西、廣東的交通大動脈,將贛州至深圳的行程從7小時壓縮至2小時,成為連接革命老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黃金通道”。同時,廣東河源也結束了不通高鐵的歷史,廣東省實現了“市市通高鐵”的目標。
近四年間,贛深高鐵不斷提升服務舉措,持續優化運營模式,不斷擴大輻射效應,沿線經濟生態和旅客出行方式正在悄然改變。
服務升級:從“走得了”到“走得好”
贛深高鐵開通以來,旅客列車上和途經車站推出多項服務舉措,讓旅客出行體驗更美好。隨著客流不斷增加,客運服務也在不斷提升,旅客經常會夸獎車廂內衛生環境更好了,運行時間變短了,用餐品種選擇更多了……“在客運服務上,我們乘務人員定期開展‘悅彩’標準服務禮儀培訓,重點圍繞廣九客運段的‘4S’服務法進行錘煉,即確保Safe安全服務 無虞,傳遞 Smile微笑服務的溫度,踐行Sweet親切服務的理念,提升Silent無干擾服務的素養。從個人妝容、形體姿態到服務用語、服務禮儀等進行專門訓練,綜合提升我們乘務員的服務技能和服務水平。”青年列車長羅阿倩激動地說。
針對商務客流,列車配備無線充電設備、智能顯示屏等,提供 Silent無干擾服務,廣受旅客好評。“以前去贛州出差要輾轉半天,現在高鐵上能辦公,到站就能開會,效率翻倍。”常年往返兩地的深圳企業負責人王先生感慨。此外,深圳北站的“迎春花”服務臺愛心服務圈逐漸擴大,贛州西站增設“紅土情 客家緣”服務臺等,為更多往返革命老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旅客做好服務。
客流之變:從“單向奔赴”到“雙向融合”
開通初期,贛深線旅客以江西務工人員返鄉為主,如今客流結構日趨多元。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游客利用周末前往贛州體驗“紅色研學”“客家風情游”等,帶動沿線紅色圣地、龍南圍屋等景區客流增長;另一方面,江西企業借助高鐵加速融入大灣區產業鏈,越來越多商務人士搭乘早班車赴深洽談。
“贛深高鐵的開通,為在深圳打拼的年輕人也帶來了便利,經常有老人家可以利用周末,獨自帶著孫子孫女往返深圳與江西兩地,既減輕了年輕人對孩子的思念,也增加了親人之間的陪伴,我們乘務組對單獨帶孩子出行的老人也會格外關注與照顧,落實Safe安全服務要求,并在需要時提供 Sweet親切服務的協助。”黨員列車長孫遠志說。
展望未來:一條線帶動沿線經濟
隨著贛深高鐵與京港高鐵、廣深港高鐵無縫銜接,其輻射范圍已擴展至長三角和華中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河源國家高新區等沿線產業帶也將借勢崛起,電子信息、新能源等企業加速聚集。如今,贛深高鐵這條鋼鐵巨龍不僅縮短了地理距離,更成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加速器”,見證著老區與灣區共繪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